C18 色譜柱壓力升高問題排查與解決方案!
?
摘要:在 C18 色譜柱的使用過程中,壓力升高是最常見的問題,不僅影響分離效果,更可能永久性損傷色譜柱。下面恒譜生將系統地分析導致壓力升高的兩大核心原因 ——鹽析與顆粒物堵塞,并提供從預防到應急處理的全套解決方案。
1. 壓力升高的核心原因一:鹽析(化學性堵塞)
鹽析是導致色譜柱壓力升高的首要原因。當流動相中的緩沖鹽(如磷酸鹽、乙酸銨)在高有機相環境下析出時,會形成微小結晶,堵塞色譜柱填料的微孔。
如何判斷?
壓力升高通常發生在梯度程序中有機相比例升高的階段。
在儀器的管路接頭處或放空出口處可見白色顆粒狀沉淀。
解決方案:
初步沖洗:斷開檢測器,用10%-20% 甲醇 / 水以 1.0 mL/min 的流速沖洗。
嚴重堵塞處理:
低速過夜沖洗:若壓力過高,可降至 0.2 mL/min 的流速,用高水相流動相沖洗過夜。
反向沖洗:如果正向沖洗無效,可嘗試將色譜柱反接,用高水相流動相低速沖洗。這通常能有效清除堵塞在柱頭的鹽結晶。
注意:反沖可能會影響柱效,建議作為備選方案。
2. 壓力升高的核心原因二:顆粒物堵塞(物理性堵塞)
如果您的實驗中不使用或很少使用緩沖鹽,但壓力依然升高,那么很可能是顆粒物堵塞了柱頭。
污染源:
樣品:未經過濾或過濾不徹底。
流動相:未使用 0.45μm 或 0.22μm 濾膜過濾。
儀器部件:如泵頭磨損產生的金屬碎屑。
解決方案:
根源排查:
嚴格執行樣品前處理,使用 0.22μm 的針式過濾器。
確保所有流動相在使用前均通過 0.45μm(或 0.22μm)的濾膜過濾并脫氣。
定期檢查和維護液相色譜儀。
物理清除:
使用保護柱:這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,它會首先攔截所有顆粒物。
更換保護柱芯或柱前篩板:如果堵塞發生,直接更換消耗性部件即可,無需處理分析柱。
反向沖洗:對于分析柱本身的堵塞,反向沖洗同樣是一種有效的應急手段。
3. 建立系統化的預防機制
“預防遠勝于治療”,建立一套標準的操作流程(SOP)是避免壓力問題的根本。
實驗前:
檢查流動相是否新鮮,是否已過濾脫氣。
若色譜柱保存于純有機相,需先用高水相(10%-20% 有機相)過渡 10-20 倍柱體積。
實驗后:
關鍵步驟:用高水相(10%-20% 有機相)沖洗 10-20 倍柱體積,徹底置換出柱內的緩沖鹽。
最后用純有機相封柱保存。
硬件配置:
柱溫箱:保持恒定溫度,避免因溫度波動導致鹽析。
保護裝置:根據預算和需求,選擇加裝保護柱或柱前過濾器。
發布于: 2025-09-22

